传统的学校教育目标和内容未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年龄特点
中小学德育目标在确立上,存在着理想化的倾向。比如,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很重要,但这一中高层次德育目标的实现需要以德育基础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否则将导致道德理想主义和泛道德主义,使学生难以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传统的德育内容空泛、滞后,存在着脱离学生生活的现象,不符合学生 [...]
中小学德育目标在确立上,存在着理想化的倾向。比如,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很重要,但这一中高层次德育目标的实现需要以德育基础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否则将导致道德理想主义和泛道德主义,使学生难以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传统的德育内容空泛、滞后,存在着脱离学生生活的现象,不符合学生 [...]
学校的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未形成完全一致的合力中小学生生活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古往今来,家庭不仅是其子女赖以生存的场所,也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信息化,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不断扩大和增强。现在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在现实生活中, 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 [...]
道德成了与学生学习无关的客观知识对象,使得学生很难甚至无法产生真正学习动机和热情, 无法进行也不愿意进行道德自我实践称道德的自我教育。教师也只能将这些道德条目当作对象性知识来教授、灌输。只能借助背诵、考试和其他方法来进行强制性学习。这种灌输性的说教与强制性的学习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或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 [...]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在经济信息全球化的影响下,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思潮相互碰撞,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广大青少年学生在“奉献价值观”向“效益价值观”转轨的影响下,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也在多元化,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 [...]
德育的视野更加开放务实,展现出海纳百川与继往开来的发展态势。胡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对目前的教育现状有很强的针对性,对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作用。随着我国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德育工作日渐重视。对其本身内部规律的探索教育研究,对德育过程、德育本质、德育的主体、德育的客体等深层次的研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与更新,给学校德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德育环境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就我国当前中小学德育发展的现状而言,既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特点与优势,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特点和优势 [...]
德育内容是规定教育对象必须掌握的政治观点、思想观点、道德规范和个性心理品质的总和。中小学德育内容是中小学学生所应掌握的政治观点、思想观点、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中小学德育目标的体现和具体化,是进行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依据。 我国中小学德育要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具体如下: 在德育 [...]
中小学德育目标是: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实际,针对中小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法制意识、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把学生培养 [...]
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都具有继承性和超越性。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都是反映人类生活的共同要求,表现出社会生活、杜会规范、德育实践领域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德育目标的确定与德育内容的选择,既要立足于当前社会发展,又要面向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即要求受教育者既能掌握当代现成的社会规范,适应当前的社会精神生活,又要为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