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目标与德育的概念界定及相互关系

德育目标就是指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的组成部分。它是教育目标在德育方面的要求,是教育目的对人的政治、思想、道德、个性心理素质发展的规划,是培养人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体现,是按照德育目标的要求用以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 [...]

2017-09-06T16:34:26+01:00By |新闻|

秉持认识论哲学的大学

秉持认识论哲学的大学一般都存在于分权制国家的背景不同,秉持政治论哲学的大学则既产生于分权制的国家,又产生于集权制的国家。二者的区别是坚持认识论哲学的大学期目产生于具有分权制特征的一种国家,而坚持政治论哲学的大学则既产生于分权制的国家,又产生于集权制的国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在分权制的国家中,国 [...]

2017-06-09T15:27:37+01:00By |新闻|

大学哲学观对社会具有强烈的反作用

这种大学哲学观对社会具有强烈的反作用,亦即在这种大学哲学观的影响下,这些大学所在目的政府在与大学的交往中.也逐步地变成了有限责任政府,他们对大学施行的权力受到宪法的严格约束,因而非常有限。而且这种制度与文化的相互作用,使许多欧美国家无论是采用集权制还是采用分权制,但都保持只是为大学自主办学提供条件, [...]

2017-06-09T15:26:36+01:00By |新闻|

世界大学哲学观的基本内涵

布鲁贝克的研究表明,世界大学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形成了两种体现大学目的的哲学观:一种是认识论的大学哲学观;一种是政治论的大学哲学观。前者以英国牛律、剑桥大学和美国的哈佛、耶鲁大学为代表.后者以法国、德国大学及美国的社区学院为代表。前者认为大学是一个以知识活动为核心的教育机构,其活动目的是为了发展知识 [...]

2017-06-09T15:24:15+01:00By |新闻|

秉持认识论哲学的大学的这种以盲人为目的而不以做事为目的的教育方针

从大学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秉持认识论哲学的大学的这种以育人为目的而不以做事为目的的教育方针,对社会的影响显然没有秉持政治论哲学的大学那样直接和快捷,因而经常招致社会的批评。但是,秉持认识论哲学的大学的这种通过“盲人”促进社会进步的功能,对社会的影响却是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其作用超越了政治论哲学功能的时 [...]

2017-06-09T15:25:56+01:00By |新闻|

大学哲学与政府权力自律

大学作为传播和创造知识、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的专业性教育机构,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中心,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科学和文化基础,也成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大学在当代社会中的这种特性.使大学的品质与水平成为国家文化和科学的象征。大学的品质如何,对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各方面 [...]

2017-06-09T15:21:36+01:00By |新闻|

对高考制度改革可能结果的预测

    为了表明改革“统一性”的高考制度的可能性,作者愿意做一个大胆的预设,亦即对高考制度进行‘休克疗法”。假设“突然”宣布废除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规定改全国统一招生为各大学白行招生。这样做的可能结果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不妨进行推测:     “改制”的初期肯定是“天下大乱”,人们对新制度会心怀疑虑 [...]

2017-06-09T15:20:39+01:00By |新闻|

关于现行高考制度最为公平、合理的说法

关于现行高考制度最为公平、合理的说法,并非是基于历史事实和现实事实比较的客观结论,而是一种基于为现实高考制度诠释和辩护的主观臆断,其逻辑神秘性如同当年“不x x就会吃二遗著、受二茬罪”的话语一样,是一种虽言之凿凿但却无法证明的奇怪话语。因为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原理,高考制度改革的对与错,好与 [...]

2017-06-09T15:18:57+01:00By |新闻|

教育是社会的基础性事业

教育是社会的基础性事业,是社会各方面进步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促使其进步是包括教育界人士在内的社会各方面人士的共同责任。而在没有证据显示社会高层已经积极参与的情况下,人们的这些担心无疑是有道理的。但若是国家高层已经意识到了高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下定决心要对高考制度进行改革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就可 [...]

2017-06-09T15:20:00+01:00By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