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目标在确立上,存在着理想化的倾向。比如,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很重要,但这一中高层次德育目标的实现需要以德育基础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否则将导致道德理想主义和泛道德主义,使学生难以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传统的德育内容空泛、滞后,存在着脱离学生生活的现象,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年龄特征。如在学校德育中引导学生向董存瑞、黄继光等革命英雄人物学习,这些革命英雄人物是革命战争的年代的产物,不只有时代的特色,也不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征,无法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实践和影响人生观,这样的道德教育就变成了道德说教。中小学生道德素质难以真正得到提高。
传统的学校德育中对榜样人物的“圣化”
学校德育中,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便是对榜样人物的“圣化”。榜样人物的人格和行为、信念和情操无疑是崇高的,也是伟大的。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榜样、模范人物也有不足与缺陷,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十全十美的人间“圣人”。在过去的学校德育中,我们对此是忽略或者说是回避了。这样做的不良后果在于,一但青少年学生发现他们心中的榜样出现了问题,就会对整个人生乃至所有的榜样产生怀疑。这无疑易使学校德育的初衷走向反面,不利于德育实效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