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课程问题的研究

学科教育学的研究概括而言,有三个主要的领域。其一是探讨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统一性和关联性。其二是探讨学科的组织,包括学科的编制、划分、构成等问题。其三是探讨与教育目标相应的教学方法等。其中第一和第二两个领域明显属于课程论的研究范畴;第三个领域虽然居于教学论的范畴,但是因为是与一定的教育目标 [...]

2016-05-12T14:13:36+01:00By |新闻|

作文教学

儿童言语的表达,是以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为基础的,并与思维、观察、情感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作文教学直接影响到儿童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以至情感的陶冶、思维观点的形成。作文教学在儿童全面发展中具有深刻的意义。情感教学顺应儿童运用语言的规律,采取下列步骤优化其过程。 1.观察情境,提供源泉。 儿 [...]

2016-05-12T14:12:16+01:00By |新闻|

提早起步,螺旋上升

为了不失时机地促进儿童的发展,实验斑的语言训练提早起步,提高起点。从一年级起,在识字的同时,进行大量的语言训练,以词句训练为主,同时开设口头作文课,包含简单的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从二年级起写观察日记到三年级情境作文,有词句段的训练,也有布局谋篇的训练。这就克服了过去“字→词→句→段→篇”单一训练的弊 [...]

2016-05-12T14:12:53+01:00By |新闻|

识字教学

1.利用汉字造字原理创设情境,使独体字形象化。汉字是从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儿童识字是从认识独体字开始,情境教学便根据汉字造字原理创设情境,使抽象的汉字符号形象化,把对字型与字义的感知结合在一起。 2.利用汉字结构创设情境,认识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在认识一定数量的独体字后,也就掌握了相应的偏旁部首,便 [...]

2016-05-12T14:10:17+01:00By |新闻|

阅读教学

问读,要求儿童对课文有深切的了解,这种阅读过程,是多种因素组成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包括儿童的感知、认识、情感、思维及语言的活动。情境的强化,促使阅读过程的多种心理因家产生积极作用,从而使儿童更好地掌握教材。情境的创设、优化,是贯穿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的。 1.初读——创设情境抓全篇,重在激发动机 [...]

2016-05-12T14:11:18+01:00By |新闻|

自编补充教材

为弥补70年代未、80年代初小学语文教材“量少、难度低、名篇所占比例少”的缺陷,笔者随着实验班学生的升级,逐渐编写补充阅读数材,前后共编写一套1—10册邱万字的教材(现已公开发行)。入选的教材,从内容上要求有利于儿童道德观念和审美情感的发展,有利于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儿童热爱科学,强化求知欲 [...]

2016-05-12T14:08:53+01:00By |新闻|

情境的优化

情境的优化是要手段去刨设、去再现的。什么样的手段才能去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才能把孩子带人情境呢?小学语文以语言文宁为中介而语言文字作为符号系统,对小学生来说是抽象而枯燥的。但是课文本身多为文学作品*文学与艺术有着很深的渊源,艺术的魅力是惊人的,那是因为艺术让人看到了“形”,体验到了“情”,享受到了“ [...]

2016-05-12T14:09:34+01:00By |新闻|

强化“四结合单元教学”

半个多世纪以来,语文教学都是一篇一篇地教范文,而这篇范文和那篇范文在课文体系中并不见得有什么联系。这种教材结构显然是从部分着手,是通过部分的相加求得功效的。布鲁纳等人曾做过一项实验,受试的学生分为两组,一组采取整体法的策略,从整体出发,注意各部分的关系,以解决问题;另一组采取部分法的策略,从部分出发 [...]

2016-05-12T14:08:13+01:00By |新闻|

低年级的三线同时起步

学龄初期的儿童,怀着极大的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跨入学校的大门。但是一般学校,每日必修的两节语文课,仅仅是单调的汉语拼音宁母的教学。如此缓慢地进行,直到八周过去,才能直呼音节,开始识字。整整两个月,对刚刚入学的儿童来说,该是何等的漫长?每周11节语文课如此单一的内容,但悠悠的教学进程,微小的信息量,造成 [...]

2016-05-12T14:07:42+01:00By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