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初始状态才能

苏联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曾提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把它界定为介于儿童自己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如学业成就)与经别人给予协助后所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一段差距、他希望教师能够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然后进行教学。 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于某一个儿童或许能够发现他的最近发展区,对于所有儿童而言,这是一件很难的 [...]

2018-03-08T10:16:49+00:00By |新闻|

教学的起点与指向

人本教育应本着“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想,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这种自主发展能力的养成需要教育方法、路径与个人成长的最佳匹配。达成最佳匹配需要教育者不仅精通教材、研究学生,而且要明白教育内容对教师教和学生学都提出了哪些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寻求适合的起点、指向、路径和目标,使教育要求落在学生的最近 [...]

2018-03-08T10:16:07+00:00By |新闻|

义务教育优质学校建设的欣赏型探究路径

组织的积极核心并不是通过外力添加获得的,而是组织原本就有的,只是需要发现而已。欣赏型探究本质上是一种致力于发现系统的积极核心的探寻活动。 美国学者杰奎琳.斯塔沃罗斯、库珀里德和林恩.凯利在欣赏型探究的基础上共同提出了一种不同于SWOT分析的“SOAR”分析模式。其中,“S”代表优势(Strength [...]

2018-03-08T10:14:29+00:00By |新闻|

将欣赏型探究的“4—D”

作为一种组织分析工具,欣赏型探究秉持这样一种假设,即组织管理是一个“令人期待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从解决方案的形成过程来看,库珀里德等人提出了著名的“4—D”循环主张,从而构成了欣赏型探究的流程。 具体而言,这一流程从选择肯定性话题(Affirmative)开始,依次是发现(Disc [...]

2018-03-08T10:13:33+00:00By |新闻|

学校改进主要围绕五方面的内容开展工作

办学理念、共同愿景、管理制度、办学行为和学校文化是创建优质学校的最基本要素,同时,优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政策体制的支持、政府财政和社会投入的支持、社区家庭的支持、社会舆论和公共文化的支持。 义务教育优质学校建设的“学校改进”路径 “学校改进”是今天用来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学校的一条最为常见的路径,是 [...]

2018-03-08T10:12:11+00:00By |新闻|

学校主张

“层次递进”的优质学校主张。这种主张认为,优质学校是能够合理运用自身能力,改善学校文化,提升学校管理和教师影响力,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优质学校具有丰富的内涵,表现为结果、能力及文化三个相互递进的层次。 “价值取向”的优质学校主张。这种主张认为,优质学校建设致力于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的转型与超越 [...]

2018-03-08T10:10:53+00:00By |新闻|

义务教育优质学校的内涵及其形成

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和覆盖面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共享,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乃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为今后一段时期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所确立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是以优质学校的提供为前提的。因此,加大 [...]

2018-03-08T10:08:01+00:00By |新闻|

回到经典,利国利民,善莫大焉。

当记朱熹教诲:“大抵为学,虽有聪明之资,必须做迟钝功夫,始得此。”章太炎也说:“余常谓学问之道,当以愚自处,不可自以为智。”古人聪明如苏轼,不是也抄书吗?鲁迅当年在北京十年,抄了多少古碑?没有那十年寂寞的抄书阶段,哪有后来的鲁迅?在鲁迅博物馆看那些小楷古碑,似乎能触摸到先生早年绝大的寂寞,也钦服先生 [...]

2018-04-05T14:25:52+01:00By |新闻|

教师应该把学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

林语堂有一个更形象的说法:理想的大学应是一班不凡人格的吃饭所,这里碰见一位牛顿,那里碰见一位佛罗特,东屋住了一位罗素,西屋住了一位拉斯基,前院是惠定宇的书房,后院是戴东原的住房。他强调:“吃饭所”不是比方,这些大师除吃饭外,对学校绝无义务,学校送薪俸请他们住在校园里,使学生得以与其交流接触,受其熏陶 [...]

2018-03-08T10:05:03+00:00By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