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思潮的一些代表作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新教育思潮,美国出现了进步教育运动。这些教育理论和主张作为资产阶级教育革新运动的一股思潮,其共同特点是反对传统教育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主张学生中心.强调儿童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等等。当时,由于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 [...]

2017-09-07T14:10:04+01:00By |新闻|

国内外有名的教育学专著

嗣后,在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有英国洛克(1632~1704)的《教育漫话》,法国卢梭(1712~1778)的《爱弥儿》,法国爱尔维修(1715~l 771)的《论人及其智力和教育》.瑞士裴斯泰洛齐(1746~1827)的《林哈德与葛笃德》,德国福禄倍尔(I 782~1852)的《人的教育》 [...]

2017-09-07T14:08:17+01:00By |新闻|

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均是作为他们的哲学思想或政治思想中的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反映其教育思想的理论观点多混杂在他们的政治、伦理、哲学等著作当中.对教育经验的大量论述,多是现象的描述和自我经验的概括总结,缺少独立的科学命题和理论范畴。 当时的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等其他学 [...]

2017-09-07T14:06:49+01:00By |新闻|

德育在人的品德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从广义上讲,德育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但它是社会环境中的一个特殊部分。按其实施主体的不同,德育可分为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三种形式。家庭德育以其特有的血缘关系对人的品德发展产生独特影响。社会德育以其固有的广泛性而对人的品德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相比之下,学校德育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等更强,因 [...]

2017-09-07T14:03:07+01:00By |新闻|

构成了品德发展的源泉

环境制约着品德发展的内容与水平。但同时又要看到,环境对人的影响虽是广泛的、潜移默化的,然而又是无目的、无系统、零碎的,有时甚于是相互矛盾、相互抵消的。再者,人不是像动物那样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具有主观自觉能动性。人是被动与主动的辩证统一,正如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关于“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的片 [...]

2017-09-07T14:01:24+01:00By |新闻|

社会意识对人的品德发展的影响

让则礼义生,争则暴乱起。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品德意识早已不仅限于人类社会,还推而广之到整个动物界,人们普遍具有保护其他动物生存与发展的生命伦理意识,现在又表现出将其扩大到整个自然的道德发展新趋势,形成所谓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善待所有动植物生命、善待自然的“生态伦理观”。由善待人 [...]

2017-09-07T14:00:04+01:00By |新闻|

环境对人的品德发展有重要影响

环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环境是泛指人生活其中并对人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可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教育也在其中:狭义的环境是指对人的品德发展产生自发影响的外部世界,尤其是其中对人的品德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环境。 一切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环境。人的身体的成长与发展不仅离不开环境,而是各种品德心 [...]

2017-09-07T13:58:01+01:00By |新闻|

人的品德水平甚至也与遗传素质有一定关系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导致人的品德发展的个别差异,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固然是一个因素,但远不是唯一因素。人的品德水平和品德心理的差异,始终是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就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来说,绝大多数人之间不是很大的,诚如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指出的那样:“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 [...]

2017-09-07T13:52:53+01:00By |新闻|

人的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制约着人的品德发展的个别差异

高级神经系统生理机能的各种特征,如神经过程的强度,灵活性与平衡性等都是有差别的,因而人的品德心理就具有不同的特点。比如在遵守组织纪律性方面,神经过程平衡的人较易做到,兴奋占优势的人则较有困难。在保持克制与冷静方面,抑制占优势的人容易做到,神经过程强而不均衡的人则难以控制。在见义勇为方面,胆汁质和多血 [...]

2017-09-07T13:50:11+01:00By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