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材料就是真的假不了

文章中使用的材料必须真实。所谓真实,有两重含义。在传娇文体和应用文体(包括议论文)中,真实是指文章所使用的事实材料,必须实有其事。无论有忠样冠冕堂皇的理由,也绝不能任意杜撰,即使稍微修改都不行;所引用的理论材料,也必须有准确的出处,不能作随意的删改。在这方面,建国以来我们是有沉痛的教训的。1958年 [...]

2016-01-06T14:52:18+00:00By |新闻|

材料也得具个性

所谓典型材料,是指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的、具有广泛代表什的、有巨大说服力的学实材料和理论依据。我们主张,在写作堆备阶段,应该搜集尽可能多的材料,但是征写人文章时,材料却要尽可能精。这不但是因为文章篇幅有限,而且从读者的角度来看,一个只须一两个例子就能说明的道理,如果堆砌了过多的例子,不仅不能更深一步地说 [...]

2016-01-06T14:48:29+00:00By |新闻|

有怎样的主题就得配怎样的材料

文章的中心是主题,主题宛如夜空的明月,材料是围绕着明月的星星;主题宛如军队的主帅,材料是主帅统领下的士兵。与主题无关,材料就会失去意义。因此,选材的第一条标准,就是看选用的材料是否切题。凡是能够很好地表达主题、实现作者的创作意图的材料,就选用之.凡是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大论它多么生动感人、元 [...]

2016-01-06T14:44:02+00:00By |新闻|

看书看报来丰富搜材

广义的阅读泛指所有为了学习、工作或娱乐的目的而看书看报的行为。而这里所说的阅读,是指为了写作,通过看书看报(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还包括上网浏览)的方法搜集材料。人的一生,无论从空间还是时间来讲,活动的领域都很有限,因此,仅依靠个人的观察、体验、调查采访,搜集到的写作材料都十分有限。而书报是人类迄今为 [...]

2016-01-06T14:41:16+00:00By |新闻|

一言一语的访谈诀窍

访谈法,就是调查采访者通过对调查对象的访问交谈来了解情况、收集信息的方法。访谈法可以分成个别访谈法和集体访谈法两种。所谓个别访谈法,是指调查采访者与单个的当事者或知情者会晤,通过交谈获取信息的方法。集体访谈论,是指调查来访者采用座谈会的力。式,与两个以上的当事者或知情者交谈,从而获取信息的方法。 个 [...]

2016-01-06T14:37:06+00:00By |新闻|

问卷:一题一问,易懂易答

问卷调杏法,是指调查采访者使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并选择特定调进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有开放式问卷和封闭式问卷两种基本形式。开放式问卷,是指问卷小所列问题不给出固定、规范的标淮答案,调查对象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自由回答。封闭式问卷,是指调皮者预先罗列出若干刘能的答案,由调查对象选择回答 [...]

2016-01-06T14:39:39+00:00By |新闻|

无可替代的体验

体验就是主体通过实践的方式来认识周围的事物。观察常常是写作主体以第三者的身份搜集信息,而体验则是主体感同身受地进入失活、了解世界。写作,尤其是文学创作,体验是十分重要的搜集材料的方式。鲁迅说:“我以为文艺大恢由于现在生活的感受, 亲身所感到的,便影印到文艺中去。咽又说:“作者写出创作来,对 于其午的 [...]

2016-01-06T14:34:48+00:00By |新闻|

像侦探般观察而非「看」

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仔细地察看、了解客观事物或客观现象。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认识就是人们的头脑对外间址界的反映。而人的认识的最初级的方式,就是人的感觉。在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几种感觉器官中,视觉是人了解外间世界的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据科学家研究,人对外界的感受,有80%来自于视觉。观察是认 [...]

2016-01-06T14:32:33+00:00By |新闻|

写作如酿酒,储材是关键

陆游在论诗时曾既:“功夫在诗外。”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要提高诗人的整体文化素质,就像鲁迅所说:“拨以为根本问题是在作者可是一个‘革命人’.倘是的,则无论写的是什么事件,用的是什么材料,即都是‘革命文学’。从顷泉显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见出来的都是血。”这一点,我们在第一章守,已经讲得比较无分了。第二 [...]

2016-01-06T14:27:39+00:00By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