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发现

科学教育注重演科学活动过程,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就必须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使科学教育过程成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为此,在科学教育过程中,应当广泛运用发现法。 一般来说,发现法是使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形成科学概念,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的一种教 [...]

2016-12-19T11:17:06+00:00By |新闻|

教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认识的过程

美国著名教育家赫钦斯有句名言:“教育意味着教学,教学意味着知识。”这是很有道理的。教育过程首先是引导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文化知识的过程,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和掌握文化知识来提高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简言之,教育过程首先是提高学生认识的过程。 教育过程为什么要提高学生的认识?或者说,学生为什么 [...]

2016-12-18T17:23:33+00:00By |新闻|

教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把教育过程看做提高学生认识的过程是必要的,但把教育过程仅仅看做提高学生认识的过程又是不够的。教育过程之所以要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认识,并不是要将“已有的”一切在学生身上复制出来,并使他们去适应“已有的”一切,而是要促使学生把“已有的”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去改造和发展现存的自我,进而去改造 [...]

2016-12-18T17:24:29+00:00By |新闻|

教育活动的客体不只是学的活动的客体,还包括教的活动的客体

教育活动的客体不只是学的活动的客体,还包括教的活动的客体 教的活动客体不只是受教育者,而是受教育者学的活动,或者说是受教育者的发展过程。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就在于传授和演示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活动方式,规范和引导受教育者的活动,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片面的教育理论把受教育者看做抽象的、消极的 [...]

2016-12-18T17:22:19+00:00By |新闻|

文学纸面传播

纸面传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纸面传播是一种間接性的单向信息的传递。由于纸面文本的中介,文学传播无需再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于是,一方面文学作品得以跨地域跨时代地流传,另一方面文学生产者与文学消费者也彼此隔离,互相陌生,无法进行直接的交流。文学传播成为一种单向的信息传递,一般采取作者输出读者接受的方 [...]

2016-11-29T17:02:09+00:00By |新闻|

批评标准的相对性与客观性

批评有一定的标准。但是,绝对的豆古不变的标准又是不存在的。标推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受文学发展状况、作家、批评家、读者的社会理想和审美观的制约。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民族的批评家,必然有着不尽相同的文学批评标准;同一时代的批评家,因其生活经历、文化教养、艺术观点、审美趣味、社会地位的不同,批评标准也 [...]

2016-11-23T17:37:50+00:00By |新闻|

想象

所谓想象,就是根据原有的事物,创造出新的事物的一种心理过程。它是人员重要的心理功能之一,对人进行创造性劳动和掌握知识经验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历来为作家、文艺理论家所看重。黑格尔曾经指出,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最重要的才能就是想象。别林斯基也认为,在文艺中起着积极主导作用的是想象,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 [...]

2016-11-23T12:31:07+00:00By |新闻|

感知内涵

所谓感知内涵,是指初步地掌握形象内含的某些思想。在文学作品中.形象与思想是如影随形的关系,一定的形象总要表达一定的思想,一定的思想总要通过一定的形象表达出来。但思想与形象的联系并不是固定的、直接的、明显的,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把握了形象不一定就能把握形象所隐含、指向、暗示的思想。但是,由于形象与思想 [...]

2016-11-22T15:34:17+00:00By |新闻|

在艺术形式上强调创新,对传统多持否定态

现代主义文学认为,传统的文学形式和文学观念属于过去的时代,已成为束缚作家创作的绳索,必须破除。赫伯特·李德在《现代艺术》(1933)中说,现代艺术“对全部传统进行了一次突然的爆炸”。伍尔夫则将过去的作家称为“物质主义音”,认为“他们写了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他们浪费了无比的技巧和无穷的精力”,而现代派作 [...]

2016-11-21T11:49:25+00:00By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