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有一定的标准。但是,绝对的豆古不变的标准又是不存在的。标推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受文学发展状况、作家、批评家、读者的社会理想和审美观的制约。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民族的批评家,必然有着不尽相同的文学批评标准;同一时代的批评家,因其生活经历、文化教养、艺术观点、审美趣味、社会地位的不同,批评标准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文学批评标准的历史性和相对性,是为中外文学史所说明了的。如孔子提出了“思无邪”的文学批评标准,要求文学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发乎情,止于礼仪”,“温柔敦厚”;道家则提出了“真美”、“自然”的批评标准。又如,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悲剧和史诗的基础上提出了“秩序、对称、明确、整一”的批评标憋;到中世纪,随着神权统治的加强.批评家又提出了文学要隐喻宗教教义的批评标准;文艺复兴时期,由于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发展.批评家又提出文学耍再现自然,表现个性。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古今中外存在过的一切批评标准,都受时代、阶级的制约而具相对性。

文学批评的标准是相对的,但批评标准又不是纯主观的。李渔说:。文章者,天下之公器,非我之所能私;是非者,千古之定评,岂人之所能倒。”莱辛说:“真正的批评家并不是从自己的艺术见解来推演出法则.而是根据事物本身所要求的法则来构成自己的艺术见解。”科学的批评标难,应该基于文学创作的实践,符合文学创作的规律和特点。所以,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民族的文学批评家,对于具体的文学批评标难会提出某些一致的尺度,不同的批评标准又可能包含某些共同的客观因素。我们只要大致考察一下古今中外所曾经提出过的一些批评标准,就不难发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