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哲学有关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为解说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质和主体地位提供了更加科学的理论基础。所谓主体间性即“主体与主体”关系中内在的性质,或交互主体性。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认为,单纯的“主——客”模式在解释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关系时是有效的,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就遇到了无法解决的矛盾。因此,应把主体与客体的模式发展成为主体与主体的模式。教育活动是一种人与人的交往活动,这种交往是由具有多元差异的主体性或主体间性构成的,交往实践在结构模式上是“主一一—客”和“主——主”双重关系的综合,不存在纯粹的主体或客体,每个人都是主体,都是在主动、自主、创造的情境下与对方进行交流、对话、沟通、理解与提升,并且,只有在这种情境下,有效的、合理的交往才能真正成为现实。
由理论回到教育现实中,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
受教育者是教育任务完成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是看应讲授的内容讲授完了没有,教师对讲授的内容理解了没有,教师对作业或考试的内容懂了没有,判断的唯一标准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内化、理解和熟练应用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