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人类不同地区先后进入君主制社会,教育又发展到君本位,同样不是以人为本。君本位的教育延续了近3000年,在世界的不同地区时间长短不一。
在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学校形式同样很多,后来发展为库、序、校等比较定型的形式,其早期的功能无论是养老还是育小,基本上还是以人为中心的。先秦时期的“变易”之学(“有对”之学)最后归结到人自身,《周易》所说“自强不息”即以人为本体。在老子、孔子、墨子的学术中,依稀可见人的地位。人道的地位。其中孔子“仁”的概念提出,孟子的“民为本”都不乏这些思想。同在那个时代,也出现了大命论,并由此产生不同于人本的天命教育观。
在春秋(前770一前476)战国(前475一前221)期间500年左右,中国古代社会发生剧变,从血缘宗法社会向统一的传统计会发展。当时丰富多彩的“诸子学”,有阴阳家、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纵横家、农家、兵家、杂家、小说家,各个学派的思想相互争辩,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对教育价值取向就有不同观点。道家主张“天而不人”,要人们向大自然回归,儒家荀子批评它是“蔽于天而不知人”,认为仁义道德是天地万物的普遍法则。道家则批评儒家观点狂妄无知,庄子举例说,“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