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知识、思想品德、认识能力、工作能力是从哪里来的?它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自己头脑中固有的,而是后天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和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的结果。遗传素质只提供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才使这种可能性发展成为现实,并规定着其发展的方向和内容。例如,儿童虽然同样生来就有健全的头脑和五官,但他们能不能受教育、能受到什么程度的教育,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知识的掌握、思维的发展、思想的倾向以及能力的大小等等。常言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就是以类比的方式说明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成长的作用。伟大的生理学家谢切诺夫和巴甫洛夫根据反射论的观点,一致肯定了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心理发展上的决定作用。谢切诺夫认为,一个人的心理都是由人的生活条件决定的。巴甫洛夫认为,人的行为,不仅受神经系统生来的特征所制约,而更重要的决定于个体存在的时间内,已经受到和正在受着的那些影响。也就是决定于广义的教育和教学。最近,有关早期行为、早期学习的研究,为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和证据。一个生理健全的儿童,如果出生以后不与人类社会接触,那么不但不可能学会说话,而且也不可能形成正常人的智能和个性品质。人的素质的发展,不是想象中的发展,而是在与现实世界发生广泛的关系中发展自身,肯定自身。一个语言器官生下来健全的儿童,如果不与人进行语言交往,就不会说话,他们正是在与他人的语言交往中,才证实了语言素质的丰富性,才肯定了人的素质。如果失去了后天生活条件,特别是社会生活条件,“沉睡着”的素质,就将涡灭。阿威龙的兽男孩,足以说明这一问题:1799年秋,在法国阿威龙丛林中,三名猎手抓到了一个估计为11或12岁的兽孩。这个少年的身躯是人,但不通人的语言和感情,只不过是嗽嗽嘶叫的、乱窜的、污秽的野性动物罢了。阿威龙男孩在人类社会生活了30年,只记住了十几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