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认为,本质和现象是客观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事物的本质是攀物的性质,决定于事物的内在矛盾,是事物的比较深刻、比较稳定的方应;而现象是指直接被我们的感官所感知的事物的外表形态,现象是事物的本质在各方而的外部表现。现象是比较片面、进而和局部的,而且它多变、易逝。此外,现象小还有一些是假象。因此,一个作者要想写出深刻的主题.就必须分清现象与本质,练就一双能透过现象看清事物本质的火眼金睛。当代酱名作家王蒙在谈他的小说《风筝飘带》的创作时,曾说到百个青年在马路上好心救助一位摔倒的老太大,但却被她的家人证为肇事者的故事。怎样认识和处瑰这类素材?在“文革”刚刚结束不久的年代,王蒙完全可以把它写成一篇抨击社会风气日下,怀念“文革”前“美好日子”的作品。但是,王蒙没有这样简单地抱怨社会,抱怨时代。他在《风军飘带》中塑造了性原和求家两个青年形象。佳原是一个从北大荒病返问家、被分配到街道服务站修坦雨伞的青午,家家是一个病退回城、在一家清真餐馆削务员的女知青。显然他们无权无势,但是对生活却充满着理想。在小说中,他们显示出位卑而不自卑的精神面貌,在“白卷”英雄横行的午代里,他们刻苦地自学者英语和阿拉伯语,“文革”结束后,他们又投入研究生考试的准备。在仟何艰难的处境小.都绝不应该气馁,这是作家向我们传达的信息。工蒙这样网释这篇小说的主题:“……即使是在最艰苦的情况下,青春仍然是美好的,即使在牛棚里,在贫困中,青春仍然是美好的,仍然是充满着希望……这篇小说的主题,我自己解释它既不是‘风答飘带’,也不是别的什么,核心就是说人要学习,要向上,你可以当不成大使,但你的道德品质可以比大使还强。”山如果说,当年第一次读到王蒙这篇小说时,许多读者还认为他写得过于理想化的话,那么,在改革开放20年之后重读这篇小说,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光深远而独到。因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社会中很多成功的精艾人物,许多都是佳原和柒家的向代人,他们就是这样奋斗过来的。虽然当年奋斗的时候,他们并没省受到社会的特别关注,但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他们是那个时代的主流,代表了当时社会的本质。作家正是用他那深邃的眼光,看到了社会的这一本质,写出了他所认识到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