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观就是从宏观的角度上整体地把握 ,综合地参照,弄清作品的中心和主旨。而分观则是从微观的角度上,运用分析的方法,逐 句逐段地钻研 ,弄清每个细节以及各个局部的具体问 题。比方说 我们拿起 1篇文章或 1本书 ,逐段 、逐层或逐章 、逐节地阅读,这就是分观。而拿起文章或书本时,大致翻一下 ,或琢磨一下目录 ,用 联系的眼光形成一种整体的印象 ,这就是总观 。
读书时 ,应注意做到能总能分 ,能开能舍 ,总分交织 ,开合互 补 ,点面结合 ,纲目兼顾。只能总观的人,得到的往往是简略的 “纲” ,没有具体“目”的支撑 ,因而空泛无用。只能分观的人,得到的只是支离破碎的零星“网结” ,形不成统一连贯的思想 ,因而杂乱无序 。我们有些同学,虽然“爱读书” ,但“不求甚解” ,困固吞枣地一翻 ,略知大意 ,就算完事 。另一些同学,尽管苦读的劲头很足 ,逐 字逐句读得很细 ,但不善于总观 ,读完 1本书,尽管抄了许多段落 和词语 ,但说不出全书总体的思想主旨 ,理不清总体的构思布局这两种倾向各有其长 ,也各有不足 。
先总后分呢,还是先分后总 ,要因人而异 ,不能强求一律 。 过,在阅读实践中 ,大多数人适应于先总后分 、分后再总的阅读方 式。读1本书 ,先看看目录 ,概括地了解一下全书的主旨和布局 然后分章分节地阅读下去 ,读完后 ,再连贯起来作整体的思考 ,“提 纲辈领”地抓住书中的主要内容 。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中 ,流行一种 叫做“SQ3R 体系”的读书法(也被称为 5 步阅读法)。如果我们细心考究一下就会发现 ,该体系就是“总一一分一一总”式递进序列 的具体化。SQ3R 展开之后 ,形成 5 个环节 :
纵览(Survey)一一提问( Question )一一 阅读(Read)一一背诵( Recite ) 一一复习( Review )
显然 ,纵览是总 ,阅读是分 ,复习又是总 ,中间插进了提间和背 诵两个环节 ,使其结构更加完整 。
这种“总一一分一一总”式的递进序列 ,反映出人们认识事物 了解问题所固有的习惯和所依赖的逻辑指向 ,因而其中蕴含着一 定的规律性 。比如说,我们到一个风景名胜点观光 ,总是先看到宏观的轮廓,接下来进入其中 ,开始细看它的局部,了解细节。看 了,离开这个地方时,又回味一下,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进行整体 的审视和思考 。这样,评价它时 ,就有了可根据的“纲”和“目 ”。
是为了符合人们的这种阅读规律 ,不少书籍,特别是专业性的教科 书,注重运用“总一一分一一总”式的序列进行编排 。前面的“ 论”(“导论” 、“引言”、“序言”等)是总体的介绍论述 ,中间的章节是 条分缕析的介绍论述,后边的“结论”(“综论” 、“结语”等)又是总体的归纳和说明。即使某些章节,也有“提要、正文、概述”式的编排序列 。当然,编著者为了避免造成重复,在绪论中着眼于思想引 导,而在结论中立足于综合要旨 。善于运用总分交叉的阅读方式就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收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