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在社会中究竟有什么地位?大学应当是社会的文化中,L1,但当前情况与此目标差距甚大,因此不能不提大学的文化自觉。这是指:一方面我们自觉地认识大学应当是先进文化的研究考、传播音和创造者之一;另一方面对大学文化应持有全面的自觉认识。在大学,科技文化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合理的。与科技文化并行的还有社会文化和人文文化。关于社会文化,人们比较容易理解它的意义,因而社会科学中的应用学科就目前情况来看,在大学不但不会受到冷遇,而且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至于作为文化核心的人文文化,即主要探讨人的价值观的文化,亦可简称为人的精神文化,目前似乎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这种文化并不能为学校带来经济效益,也不会有什么轰动效应。不过,应当看到,大学培养优秀的综合素质人才,他们需要有美好的精神境界,如果只有一技之长,而缺少良好的精神家园,那么其技艺也许得不到应有的发挥,甚至会走向歧路。人文文化从表面看没有明显的作用,实际上有大用。一所大学如果没有人文文化的浸润,就好像大学没有绿色环境一样,干枯贫乏,教育功能将难以全部实现。因此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被分离很长时间以后,今天适当强调人文文化的重要性,以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还是应当的。
科学教育必须讲实证,没有实证方法梗没有科学道理*但在道德和美的精神世界里,需要自我体验,并不是所有人文文化都是可以量化的。请允许我举一个例子:唐朝贾岛《寻隐考不遏》诗云:“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展示出深远的意境,使人精神开阔,这是不能实证,也不能量化的。如果要问:云有多深,怎样才能找到药师,那就会闹出笑话来。再如唐朝社牧的《清刚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种令人断肠的意境展现在面前,是不好问杏花村究竟有多远,这也是不能量化的。尽管在大学里各种评估体系普遍使用“量化”方法,但我想说,在人文学术范围内如何运用“量化”是要慎重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