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行为是行动前心理准备的反应和结果,职业流动这种行为也一样。其心理准备可以分为长时的准备和情境的准备。前者是在较长时间内获得活动定势、知识和技能;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以临战姿态,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创造心理可能条件,实现此时此刻的有效动作。两者是一个整体,由以下四大要素构成:

1.动机因素

指个体由于有新需要而产生的职业流动的动机,这种新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职业流动的成败与衡量标准是新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一般而言,职业流动成功率的高低与对原职业的满意程度成反比。然而,职业流动既有收益,又有损失,无论出于何种动机,都要进行利弊权衡和机会成本核算。

2.认知因素

指个体对准备进入的新职业、新单位的了解,对自身素质的评价,对有关政策规定的学习。职业流动的动机不同.对新职业、新单位了解的内容就不同。如果职业流动的动机是增加工资收入,就要了解新职业、新岗位的最高月工资标准,有多少奖金和津贴,有哪些晋级的条件和手续,有哪些关于假期工资和退休待遇的规定,此外,还要学习关于职业流动的政策规定,如果对有关的政策法规一无所知,就可能在职业流动中卡壳,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

3.情绪因累

保持积极的良好的情绪是职业流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如向原单位领导汇报自己请求流动的理由,就要防止不良情绪引起的泄私愤、出怨气等现象。否则在原单位造成的恶劣影响也可能传到新单位,对以后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4.意志因素

向原单位领导提出流动要求后,如不符合新的政策规定,则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自觉控制流动意向。人的意志是自由的,但同时受客观条件限制,所以应按客观规律办事。一般说来,从理论科学向技术科学流动,从技术科学向应用科学流动,从精密科学向非精密科学流动比较顺当。一切职业流动都意味着吃苦、拓荒和更艰辛的耕耘,也许更多面临的是挫折和失败。每个职业流动者都要领见这点,做好心理准备,用顽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争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