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唯物主义应用于历史,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的特点。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对人类思想史的一大贡献。马克思第一次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这里所说的社会存在是指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是指社会生产方式.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这里所说的社会意识包括哲学、科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这里所说的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这里所说的上层建筑是指由生产关系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和法律观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政策、机构、设施等。马克思唯物史观把社会历史的发展的基础,归结为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归结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列宁在谈到关于这个学说的革命性及其实质时说,当人们还局限于思想的社会关系……时,始终不能发现各国社会现象中的重复性和常规性,……当人们一分析物质的社会关系时,立刻就可能看出重复性相常规性。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干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看作自然历史过程,这样才可能把社会历史学科变为科学。马克思主义是行动指南,而不是教条。马克思不仅提出了唯物史观的一般原理,而且把它应用来分析私有制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矛盾,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阶级斗争学说,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用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手段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向共产主义发展的理论。马克思这一学说指引无产阶级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当然,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以唯物史观为特征,肯定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并不否认历史的辩证法,不否认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关于这一点,恩格斯晚年在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通信中,反复作了申述。列宁在实现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中,更把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的作用提到了新的高度,并提出了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的著名原理。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总结到: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并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