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在演变的。在中国,古代夏、商、同三代助学校教育,皆以“明人论”为其目的。到了封建社会,儒家教育思想占统治地位,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建国君民”的统治人才,以利“化民成俗”,在于“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乎天下”。中国近代实行新学制之后,清政府学部于1906年,正式规定教育宗旨为;忠君、尊礼、尚公、尚武、尚实。这一宗旨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教育现实和目的。1912年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宗旨。1929年,国民党政府颁布了所谓的“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教育目的是:“国家培养育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在西方各国,古代与中世纪的教育目的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古代斯巴达,国家是至高无上的。个人只是它的一部分。因此,它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无条件效忠于国家的武士,在古希腊城邦国家雅典,它所要培养的是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同时也要求能献身于国家的人。在古罗马的共和政体时代所期望的是:无论在乎时还是战争时期都能遵纪守法、安邦保国、坚毅刚强、有实践力的“善人”。市政时代,反映了安定的社会生活,要求培养的是“辩论家”,也就是学识宽广、人格高雅的有教养的人。到了中世纪,以基督教为基础的理想的人的形象确立起来了,教育目的是培养虔信上帝、怜悯邻人的宗教人士。在文艺复兴运动中,教育目标是:掌握丰富的人文古典教养的富有活力的人。到了十七、十八世纪,在专制主义国家,期望培养的是顺从的臣民。十八世纪中叶以后,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提高了,以他们为中心的社会一旦出现,便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他们推祟的人是独立的自尊的白由人。从十九世纪后半叶起至第一次世界大战,英、法、美等国重视人格尊严与国家建设需求的统一标准;德国由于民族主义的倡扬,培养目标要求服从于国家需求。马克思称普鲁士教育是最好的士兵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