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种论证方法,用在反驳性论证之中有些错误的论点或观点,在逻辑上本身是矛盾的,不能自圆其说的。批驳这类说法时,可以直接揭开矛盾,指出论题的悖论或不能成立的症结所在,使论敌陷入不能自拔的尴尬境地。《韩非子难一》中“自相矛盾”的故事,就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著名例子。其妙处正在于旁观者指出了卖盾人话语中逻辑上的矛盾,使之难以自圆其说。据说,古希腊哲学家伊壁坞鲁为了反驳神学家提出的“神是万能的”这一命题,使用这样1个三难推理:
我们应该承认,神或者是愿意但没有能力除掉世间的丑恶;或者有能力而不愿意除掉世间的丑恶;或者有能力而且愿意除掉世间的丑恶。如果神愿意而没有能力除掉世间的丑恶,那么,它就不算是万能的,而这种无能为力,是和神的本性相矛盾的。如果有能力而不愿意除掉世闭的丑恶,那么,这就证明了它的恶意,而这种恶意同样是和神的本性相矛盾的
如果神愿意而且有能力除掉世间的丑恶(这是唯一能适用于神的本性的一种假定),那么,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世间还有丑恶呢?
在这个三难推理中,由于概括了关于神的解释的全部可能,显示了其中的矛盾。
引申归谬就是从对方的论点出发,加以合理引申,使之陷入荒谬的地步,从而驳倒对方论点的论证方法。这种方法,先以论敌的论点为真,再看该论点延展而产生的后果,形成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否定式,推翻论敌的论题。如伽里略反驳亚里士多德关于“物越重,其下落速度就越大”的论点,使用了引申归谬的方法。
伽略首先假定亚氏的论点正确,设有A、B两个物体,A远重于B,按照亚氏论点,可得出如下两个结论:
(l)A+B下落速度大于A,因为A+B重于A;
(2)A+B下落速度小于A,因为B的下落速度小于A,会降低A的下落速度。
不难看出,上面两个结论是不相容的。伽里略的引申,使亚氏论点陷入了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步,错误也就显而易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