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的特点是基数大,增长快,素质低。面对这一现实,除了严格控制人口数量,优生优育外,就是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一般说来,人口的年龄构成标志着需要受各级教育的实际人数,现有的学龄儿童又决定着今后人口的再生产的规模和速度,以及未来需要受教育的数量。同时,劳动年龄人口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就业的比例,制约着教育的内部结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社会职业结构,社会职业结构决定教育的内部结构。除此,人口地域分布制约着学校的布局和教育的经济效率,一般说,人口分布合理的地区,教育相应地比较发达;人口密度稀疏的地区,常常出现学校布局不够合理,进而影响教育经费的充分使用,影响教育效率的提高。教育在人口发展中的作用是明显的,它直接决定着人们精神面貌、文化水平、智力发展和健康状况。发展人民教育事业,其实就是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我国人口多、素质低已严重影响经济发展。能否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杜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应从提高人口素质的角度来理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提高人口文化素质也有利于控制人口数量。妇女文化程度越高,生育水平就越低,已是各国共同的事实。1981年我国对49岁以下育龄妇女生育率的调查表明,具有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文化程度者,分别比文盲平均少生0.93、1.66、2.33、2.8个孩子。高出生串与教育不发达有直接关系,提高妇女文化水平,也是控制人口数量的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