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教育学的意义为何?国内外学者有其看法,张钰佩(1999)指出,女性主义教育学并不是一个已经发展完备的理论,而是一个不断在发展中的理论,其理论的重点在于打破传统知识的范畴,重 新引入女性的声音,进一步与其他的弱势族群结合,转换传统以男性 为主导竞争性、权威性的学校模式,而建构一个合作性关怀性的学校模式与两性平权的教室情境。

而 Heller(1994)指出,女性主义教育学并不能严格地加以定义, 但是它的出发点在于传统文化社会将女性以及其经验置放在边缘角 落,所以女性主义教育学即是“颠覆展现在课室中的父权社会宰制价 值”(引自施悦欣,民 88)。

国外学者 Middlecamp 和 Subramaniam(1999)的定义则是:女性 主义教育学不同于一般学校要求一致化、客观化、以男性经验为主的 知识与真理标准,致力于女性生命、承认女性成就和历史,并探讨以 女性的生活经验纳入教学实践中,强调言论型态、语言和互动中性别 不平等权力关系的觉察,创造一个诊察教师教学和教师如何教学的理 论脉络,以期使学习者增能成一位具备关怀、负责并能将其所学实践 于社会的行动者。

国内吴雅玲(1999)对女性主义教育学的看法是:女性主义教育 学强调解放,不仅强调女性的解放,并将关注的焦点扩大至其他处于 边缘位置的个体,而且关注个体的赋权;对于知识的建构,强调透过 学习社群的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原则下,鼓励学生发声;更重视理论 与行动结合的教育理念实践,经由个人知能之改造,进而促成社会的 变革。

综合上述,吾人尝试给女性主义教育学下一个定义:女性主义教育学的理论是来自质疑传统教室中父权社会的宰制价值,因此主张纳 入女性经验颠覆以男性主体为所有知识与真理的来源,而丰富知识的 结构与内涵;强调融入女性特质关怀教室中的弱势性别和弱势族群, 以促进教育机会的均等。所以在女性主义教育学的教室中,鼓励学生 发声、产生对话、并透过师生权威的转换以生产知识建构知识;强调 关怀、尊重个体、透过学习社群的概念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和实 践的行动力,使学生就在两性平权、和谐发展的教室社会中适性发展 其潜能。

本文作者:陈建民 屏东师范学院